古代開學禮儀—束脩六禮
時間:2025-09-01 09:48:57 來源:公共教學部 作者:本站編輯 閱讀: 1次
古代開學禮,古代學子會向老師送上“束脩六禮”,那是什么呢?
束脩六禮,也稱六禮束脩 ,是古代學生拜師時向老師贈送的六種象征性意義的禮品。其中:“肉干”表示學子銘記師恩、“芹菜”寓意業(yè)精于勤、“蓮子”期盼先生苦心教育、“紅棗”祈禱學子早日高中、“紅豆”希望鴻運高照、“桂圓”贊美先生功德圓滿。
束脩,出自戰(zhàn)國前期成書的《論語·述而》,該章載:“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嘗無誨焉’”。說明在孔子的時代,就有送“束脩”投師的禮俗了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束脩的含義被引申,逐漸形成了教育中專有的禮儀。在唐代官學振興之時,禮儀相對完整復雜,束脩禮的深刻含義得到了升華。到了宋朝時期,即除臘肉之外,芹菜、蓮子等寓意吉祥的物品也被納入其中,形成束脩六禮。束脩禮一直沿襲至明清,雖然后世送的禮物已不盡相同,人們卻始終把送給老師的禮物/酬勞稱為束脩。
學生第一次進入學堂,要穿著禮服,帶著祭品和束脩,先獻上祭品,叩拜孔子的神位,雙膝跪地,九叩首。然后,再拜先生,三叩首,贈送“束脩六禮”。束脩六禮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重要禮儀,不僅體現(xiàn)學生對教師的最高敬意,也寄托了對師徒情誼的美好祝愿,深刻體現(xiàn)了中國尊師重道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在現(xiàn)代教育中,傳承“束脩六禮”的精神內(nèi)核,不僅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,更有助于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進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。
2025年6月,西藏民族大學畢業(yè)典禮上,一名學生向校長獻上了一份由芹菜和豬肉組成的特殊禮物,學生獻上的是古時的“束脩之禮”以表尊敬和感恩,校長充滿了自豪感。
編輯:熊桂平 審核:高銀銀